
简要介绍
尧舜之世,时有洪水横流,历经围堵,未见其效。后举禹治之,禹疏九河,使排注于江海,而天下平。 历代画家以此入图者,古书所载,最早有顾恺之,其后则有隋展子虔、五代朱简章、宋赵伯驹等。本幅无作者名款,附有旧签,题曰:「唐人大禹治水图」。
作者信息
唐,作者不详 。
形制尺寸
立轴
本幅 绢 59.5×88.4cm
诗塘 纸 40.1×88.4cm
跋文信息
诗塘(上)行书 大禹治水图。广二尺七寸又十分寸之五。高四尺九寸。上下左右边幅。都似截去不全。故无作者及收藏家姓名印识。按宣和画谱。有晋顾恺之夏禹治水图。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隋展子虔禹治水。及五代朱简章禹治水图。又王世贞弇州续集。有宋赵伯驹大禹治水图。而疑以为非千里所能办。似周文矩云云。夫既为割裂之馀。无姓氏可考。则其为顾为展为周为朱为赵。不能以臆度。徒观其结构笔法。则内府本有恺之洛神图。子虔春游卷。皆较此幅为更古。简章蹟未见。迄不可证。伯驹所作后赤壁图。较此幅笔法实緜弱。诚有如弇州所云。则此幅或即文矩所为。未可知也。且与内府所弆文矩圣蹟图。笔意亦有相仿者。至于三峡砥柱之雄壮。焚林烈峰之绸缪。架木撑铁。曳杵撞石。椎之𢶍之。析之撬之。剔之鬟之。导之奠之。众役并力。各极其致。而大禹则免收祇坐。躬持斧凿。共劳竭诚之意。如可想见。虚空金神。遂有驱鬼怪轰雷掣电。以为之阴助其工。用奏地平天成之绩。信有非赵宋以下画工所能摹拟者。呜呼。微禹其鱼。功垂万禩。虽无图画。人孰不思。则况仰威仪而识胼胝。蒙敷奠而缅随刊。起敬起慕。又当何如。岂藉考姓氏辨古今以为企景者哉。乾隆丁酋仲夏月。御笔。印记: 所宝惟贤、乾隆御笔【清高宗】
诗塘(下)楷书 董诰书乾隆戊申御制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文不录)【清高宗】
题签 唐人大禹治水图(神品)。印记: 乾隆辰翰【清高宗】
钤印信息
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 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 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 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 宜子孙
鑑藏宝玺 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 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 御书房鑑藏宝
鑑藏宝玺 古希天子
鑑藏宝玺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鑑藏宝玺 寿
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
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 太上皇帝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1911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10-11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35-36
绘制技法
工笔、皴法、斧劈皴、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收藏来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件属性
图片格式:TIF
图片大小:20MB
分辨率:1628×4296
像素:300dpi
压缩:未经压缩的
分辨率单位:2
位深度:24
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或用户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
请用户下载后48小时内删除!不得传递或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下载仅收取本站资源的存储费、下行流量费以及服务器的运行费用;
网站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您发现有资料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