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要介绍
根据画轴下方背后清初名书家王铎写于1625年的题识,本画被归为荆浩的学生关仝(活动于十世纪中期)之作。它的内容与〈秋山晚翠〉颇为不同,描绘著一个充满人物活动的山谷景象。其中对行旅、旅店与村落中居民与牲畜等细节,掌握得十分生动。这让人想起《宣和画谱》中的关仝长于「村居野渡」、「渔市山驿」的记载。但在山体质面的处理上,此作则较为简拙,或许不是关仝真迹,而系学生辈,如商训在十一世纪中期的创作。 此画在村落部份有许多修补,左下角跪拜者前之伏地人物,显然即为补绢上的后添之笔。
安仪周评本幅云:绢素厚硬,神气焕然。中一大山高耸,四面浑圆,其雄伟之势,令人骇目。山石轮廓,落笔有粗细断续之分,皴法加之水墨皴染。其间山腰楼观,溪面桥梁,茅屋野店,杂以鸡太驴豕之属,客旅往来,宛然真景。
作者信息
关仝(十世纪中叶),陕西长安人。所作多关陕(陕西省地区)一带景致,峻拔雄浑,画史评论其画谓:“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关仝是荆浩弟子,北宋时与李成、范宽并列三家。他的传世作品大多可议。文献上说他画山水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木丰茂。
形制尺寸
立轴
本幅 绢 144.4×56.8cm
跋文信息
本幅 行书 来往何纷踏。关山自逦迆。步馀霜迹白。望裡峰容紫。沽酒向茅棚。问渡愁野水。妙矣画中趣。悠哉画外旨。谁非行旅人。竭然独传此。乾隆丁卯。御题。印记: 乾隆辰翰【清高宗】
画轴下背后边际 关仝画多纵横博大。旁若无人。此帧精严。步骤端详。或其拟项容郭恕先诸家欤。文荪博学好古。珍若天球。不可轻亵也。王铎为文老亲翁。乙丑十二月初三日。【王铎】
钤印信息
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 宣统鑑赏
鑑藏宝玺 无逸斋精鉴玺
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 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 宜子孙
鑑藏宝玺 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 乐寿堂鑑藏宝
鑑藏宝玺 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 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 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 古希天子
收传印记 安氏仪周书画之章
收传印记 司印(半印)
收传印记 晋国奎章
收传印记 天曆之宝
收传印记 悦生图书
收传印记 麓村
收传印记 思原堂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第五册,页2641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16-17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59-60
绘制技法
皴法
收藏来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件属性
图片格式:TIF
图片大小:20MB
分辨率:1657×4220
像素:300dpi
压缩:未经压缩的
分辨率单位:2
位深度:24
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或用户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
请用户下载后48小时内删除!不得传递或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下载仅收取本站资源的存储费、下行流量费以及服务器的运行费用;
网站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您发现有资料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